2019年1月15日 星期二

19.01.07~19.01.13 --- 巧克力囊腫


這周最震撼的是看到子宮內膜異位瘤(俗稱巧克力囊腫)弄破的樣子,巧克力狀的經血湧出瞬間,非常像巧克力噴泉。


Keep:

  1. HPV病毒認識與疫苗
  2. 子宮肌瘤診斷治療
  3. 乳癌篩檢
  4. 子宮內膜癌

Problem:

  1. 真心覺得自己腿腳不好站不住,跟同輩說是自己老了可是上刀的每個都比我年長XD,開一整天刀差不多10~12小時,中間只有短暫時間上廁所喝水,外科系的人真的體力超群。
  2. 駐診被電CT不會看,原本很想說還沒學過,但在醫院其實就是職場,已經沒有那種沒有學過這種藉口了,只能盡快的將能力點值都拿到,期許自己。

Try:

  1. 看《西南聯大》紀錄片,看看那個戰火不斷卻又人才輩出的世代
  2. 調整作息,希望最後能調到6點以前起床,保有1小時左右的晨間寫作、讀書時間。

[1.7]

今天早上晨會廠商演講,請來的是長庚大學醫學系的系主任,講的是HPV病毒以及疫苗,從子宮頸癌致病機轉開始講到各種分型的流行病學,還提到了平時難以聽到關於疫苗製程跟劑量的問題(九價疫苗中的病毒量要比四價更高,因為會有不同類病毒分型互相牽制,對於產生一樣的免疫記憶要的量更大),這些東西讓我大有收穫。其中在預防子宮頸癌部分,還提到了其他國家比台灣更早施行全面施打疫苗,看到數據上面在子宮頸癌上面有很明顯的下降,好消息是現在台灣也開始實施公費疫苗了。很有趣的是,因為施打疫苗導致嚴重副作用的新聞時常見報,會導致民眾對於施打的意願下降,所以WHO的大會上面還在防疫工程新增了一條,需要各國打擊假消息新聞。
HPV感染並不是只有女性,男性也可能造成生殖器的癌症,特別還有在男性口腔癌的成因之中,HPV感染也是一個原因,所以一些HPV防疫走在比較前面的國家例如:澳洲,將要男性也施打。
會後我就很好奇,為什麼不先全面男生施打疫苗,這樣既能cover到男生的生殖器癌症跟口腔癌的一部份,同時因為女性HPV感染幾乎為性交傳染,在預防方面只要男性斷根基本上能保護兩性。不過也許是主要HPV疫苗是預防子宮頸癌,施打男性是一個比較難以在公眾推廣的想法,因為不夠直觀,不夠好宣傳。

我今天Primary Care的病人是香港人,自費來台灣開掉她的Myoma,除了她女兒曾經讀我們學校的營養系外,還因為台灣的手術費用相當便宜(雖然自費已經是健保價格*1.5,但是對於其他地方的人來說還是相當便宜),她的術式是total hysterectomy by laparoscopic(腹腔鏡子宮全切除),病人麻醉後,R學長帶著我們做PV,從內診中摸到許多硬塊。這次的腹腔鏡總共在腹部上面開了四個洞,最大的是鏡頭,選在肚臍,其他三個孔分別操作器械,由主治醫師與住院醫師站在病人不同側開刀,所有護理人員及醫師都望著三面大螢幕(分別各夾120度角,所以每一個位置都能看的到)
過程就是先進去將卵巢、輸卵管與子宮體切開,再將與子宮體連接的子宮闊韌帶、子宮圓韌帶、子宮主韌帶切開,再將子宮頸的上部切開,然後主治醫師與住院醫師換位置到病人的陰道處,把子宮頸切開,用器械將子宮與子宮肌瘤拉出來,但是病人的肌瘤與子宮體太大了,所以要用類似關公青龍偃月刀的手術刀,進去先進行切割才能拉出來,最後總共拿了12顆純白色的肌瘤,大的比高爾夫球再大點,小的約為彈珠形狀。
整個過程歷時5小時,腳非常痠痛,感覺我接下來婦科的刀與外科的刀只能一直破這個紀錄了,深深感受到外科醫師不簡單。

今天下午跟阿乙姐接了一個固定來醫院吃標靶藥物的阿姨,因為標靶藥物非常昂貴,一個月要價30幾萬,所以她來醫院住個一兩天打藥或者服藥,這樣可以跟保險申請一部分費用,在幫她做病史詢問、理學檢查的時候阿姨跟她先生就跟我們聊了起來,說到他們的老家就是海角七號裡面阿嘉的家,現在在恆春是一個必去的觀光景點,一剛開始其實是阿姨的媽媽那時候生病住在療養院,原本想要拆掉房子蓋新的,後來劇組來商談,主要focus點在租金便宜,他們就想說拆之前還能有一些功能,誰知道後來這麼火紅,所以就保留下來,現在收參觀門票50元,一樓賣一些紀念品,她還給我們看她弟弟與馬英九的合照(前陣子馬英九去參觀),在醫院的醫病關係如果良好,可以聽到很多故事,尤其是年紀較長,身邊又沒有兒女的老人特別愛跟我們聊天,提提當年勇,給我們一些建議,我們增廣見聞、思考一下人生也是很不錯的收穫。

[1.8]

今天新住院的病人是一位中女中老師,她也是因為子宮肌瘤的問題要開腹拿子宮,一開始看門診病例以為她是藥師,原來才知道是第一次陪她來的朋友是藥師,醫師搞錯了打在病歷上,結果每次來看診醫師都直接說藥物跟醫學的專有名詞XD,老師說她都聽不懂。老師的姐姐跟媽媽知道我是中醫系的時候,趕緊把身上的問題都告訴我,還請我把脈,還問我耳朵不好要按那些穴道、手術完恢復的時候可以按那些穴道保養,除了說出一些常用的穴位之外,好像也沒有什麼比較好的建議,覺得之後可以好好來專題研討一下這些議題。

[1.9-1.10]

駐診教學學了關於乳癌的篩檢,乳房攝影適用的範圍(如果是乳房的發炎、膿瘍不適合,因為怕擠壓的過程會破掉),也知道如何看超音波上面乳房的問題,如果是水泡的話,泡泡中會呈現黑色(hypoechoic)且水泡的下面會產生白色影子(acoustic enhancement),如果是膿就稍微在白一些,如果看起來比較很白(hyperechoic)就比較像是鈣化,腫瘤則會邊緣看起來會不規則。乳房自我檢查,建議在月經結束後,受測邊的手要舉到頭後面,利用例外一隻手從內向外順或逆時針,最後按壓乳頭的位置,如果有發現腫塊或者不同質地的東西,可以進一步就醫確認。
最後老師建議我們學生時代多玩一些,現在是有時間沒錢,但是以後可能就是有錢也沒時間玩了XD,醫院該學的東西學完,就可以出去玩。

林武周部長駐診,我準備了一個原本以為是endometrium carcinoma(子宮內膜癌)吃到其他地方的病人,但是在開完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+BLND+BALNS之後,發現她的問題比較像是從子宮頸來的,因為子宮內膜幾乎沒有增厚,而子宮頸看起來爛爛的不太完整,討論的過程中還發現她入院之後照的X光裡面有個nodule在左肺,我很佩服林部長的素養,他實話實說,該反省的地方就反省,他認為這台刀可能不需要開的,原因是病人周五收住院,排了腹部CT,週六開刀前才剛做,沒有足夠的時間判讀,加上應該在周五就先做個腹部echo,可以多增加判讀出來的可能性;此外他認為外院做D&C的時候應該要先做一個子宮頸的搔刮術,才能夠分辨癌細胞是從子宮頸到內膜,還是從內膜長到子宮頸,兩者的差別在於若是子宮頸原發且有局部擴散,papaer上面看起來先手術或者直接做放療癒後效果差不多,若是內膜原發則要子宮全切除加上旁邊的淋巴結取掉;再者在開刀前也應該要注意到X光上面的那個病灶,如果是癌細胞組織表示已經其他器官轉移,處理上就不一樣了。
部長問問題的過程中空氣結凍好幾次XD,他問了問題我不會他並不會解救,而是希望其他同學一起解答,但是當媒人查到資料前,大家全部乾瞪眼,我覺得這種比電還要suffer。在講到病人有做CT的時候,部長要我跟大家介紹怎麼看CT,除了要講怎麼看出這個人的病灶之外,還要知道CT有分哪一些不同的phase,沒有打顯影劑的是看鈣化、石頭,打顯影劑又分為artery phasevenous phaseartery phase可以看出血管聚集的地方比較亮,而venous phase則是可以看出腫瘤與旁邊的軟組織的區別也會更加清楚。
雖然過程中比較痛苦,但是我在這個Case上學到很多,包括如何更嚴謹的確診子宮頸癌或者子宮內膜癌,同時對於我治學的想法也提升了不少,以前往往善於問問題,但是缺乏自己找答案的能力,於此之後我想我會增加這方面的練習。

[1.11]

今天大外晨會,第一次見識到外科人開會的模式XD,每件事忍不住就是要酸別人一下,然後被酸的人繼續酸回去,在台下我是覺得有點像是小學生在鬥嘴,但是同時理解他們要的其實就是明確、簡潔的答案,檢討要的就是明確的問題在哪裡,然後各方專業的人員給意見。
PS.外科系各科的頭頭都很保護自己人

今天跟的第一台刀利用子宮鏡切掉moyma,經陰道做電燒,用一個半圓形的環,重點在於找到正常組織與肌瘤的分界,預先用電燒做出處置安全區,然後看起來療育的用半圓形的環把組織一塊一塊的削下來。

第二台刀是巧克力囊腫(子宮內膜異位)39歲女性健檢的時候發現兩邊卵巢有比較大的cyst,除了較嚴重經痛沒有其他症狀,這台是用腹腔鏡開,進去發現腹腔多處都有子宮內膜異位的病灶,有些甚至快要碰到腸子,兩邊的卵巢都有看到比較大的深咖啡色泡泡,在戳破之前,林部長很有經驗的告訴在場的醫師們,不要先將囊腫弄破,因為等到裡面的膿跑出來之後,會讓周邊的組織沾滿深咖啡色的膿液,這樣不好看出哪邊還有病灶要進行燒灼、或是出血點要進行止血。
戳破巧克力囊腫的一瞬間,真的如之前老師所描述的,像是巧克力噴泉一樣,深咖啡色的膿液大量湧出,非常驚人,看了一次一定永生難忘。
慢慢把膿液吸乾淨之後進行囊腫的摘除,這個過程需要小心謹慎,不能破壞到旁邊的輸卵管;更困難的部分是這個病人的內膜異位已經長到子宮闊韌帶後面了,除了導致闊韌帶變硬變厚之外,也讓輸尿管有點窄縮,在用腹腔鏡慢慢剝鬆輸尿管旁邊組織,儘管這樣處理過後,如果用藥效果不好,評估大約三年後這個病人就會水腎(因為輸尿管被堵住);更因為她的內膜異位長到闊韌帶後面,有可能會吃到神經,導致不久後腰背疼痛、腳麻等症狀。

[書籍]


一本漫畫式的白話莊子讀本,中間穿插著作者蔡璧名對於篇章意義的體會,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幫助一般人認識《莊子》的篇章內容,以往三民出版的大部頭莊子讀本少了通順白話,更沒有圖案漫畫幫助理解,這本書的價值才更凸顯出來
推薦程度:★★★★



其實書名就是這本書內容最好的總結,主要回應的就是台灣某些言論一直唱衰自己,但是客觀一點來說應該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個程度,可以說把好摘的果子摘完之後,成長難免會遇到較多的挑戰。前言說到,美國從建國之初(1776)到現在,經歷過四十幾次的衰退,但每一次都能挺過來,又更上一層樓,就是在於一個階段的果子摘完之後,需要一段時間來摸索怎麼建梯子,而中間一定會有一個陣痛期,差別在於他們社會輿論會積極辯論,勇敢嘗試找出新的方向前進,作者也呼籲社會多參與討論,而不是將精力用於埋怨與唱衰。
推薦程度:★★★★


這本書沒有讀完,最近看了幾本講聚焦的書,我認為這本篇個人經驗及心靈雞湯,看起來比較沒有知識壓力,但是能夠實踐的亮點較少,比較多是一直強調聚焦一件事情的重要性。相關書籍較推薦《Deep Work深度工作力》。
推薦程度:★★


這本書天下很積極的打廣告,網路上也常常見到這本書的介紹,但是它讓我很失望,首先我覺得選這個書名跟內容很不貼近,其實就是一個日本成功人士它讀過的經管類書籍推薦,然後從一本書摘出他認為重要的,配合自己的體會。我以為本書會帶給我們的是教你怎麼樣在一本書上畫線,而且提供世界上不同一流人士的劃線習慣,原來一流的人是作者XD
教你怎麼閱讀的相關書籍,目前讀過最好的是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《閱讀的技法
推薦程度:★★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