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

閱讀---大仲馬《三劍客》

《三劍客》讀後感

作者:大仲馬

譯者:伍光建

《三劍客》是法國作家大仲馬的作品,故事以十七世紀路易十三王朝 為背景。

大仲馬(Alexandre Dumas1802-1870),他是19世紀最受歡迎 與最多產的法國作家之一,30歲時便以劇本創作而聲名大噪,開啟了法國 浪漫主義戲劇的序幕,與雨果一同被譽為戲劇界的雙傑。

大仲馬在1843年起陸續發表通俗小說《三劍客》與《基督山恩仇記》 等,幾乎已被譯成世界各種語言而廣為流傳,備受歡迎。他一生創作量驚 人,著有 150 多部小說,90多個劇本,文集 250卷,尤以歷史小說最受歡迎。
他的小說情節緊湊、人物鮮明生動、極富戲劇性,因而風靡全世界的 讀者,魅力歷久不衰。

2002年,法國總統席哈克決定將大仲馬的骨灰從老家挖出,移居「先賢祠」,成為法國大革命以來的第七十位先賢。在十一月三十日那天,法 國當局正式執行這項光榮使命。四名扶棺者打扮成劍客,凸顯大仲馬家喻 戶曉、膾炙人口的不朽鉅作《三劍客》,蓋在棺木上的絲絨題有大仲馬的 名言「人人為我,我為人人(All for one and one for all)」,移柩隊伍行 經巴黎左岸,立於街道兩旁的演員則大聲朗讀大仲馬的名作。

三個劍客在卡通、漫畫、遊戲中是個熱門題材,從我小時看的《亞伯小劍客》到迪士尼卡通、好萊屋大片,都不乏有三個拿劍的火槍手,站在王上、皇后這邊,對付紅衣主教。



這樣的由來就是來自於大仲馬所寫的《三劍客》,其實所謂三劍客有四人,主角達太安與三位好友,阿托士、波圖斯、阿拉密斯,他們的性格各異,為這個歷史小說注入了張力與性格。

故事之中,達太安是主角,引領著其他三個火槍手朋友拆穿紅衣主教,及蛇蠍女米萊迪的惡毒計畫,拆散白金漢公爵與安那皇后的浪漫情思,所發生一路上的愛情、友情、膽識、智謀的故事。

此書歷經了200多年,仍站穩文學經典的寶座,肯定有它不凡之處,不單是雨果對此書有極高評價,發跡時的金庸也是閱讀本書後受到的啟發,開始了他的俠義小說之路,可見此書的價值不凡。

這本小說也讓我認識到了17世紀的歐洲社會,那個年代的軍人在我們現在看起來非常特別,他們能夠因為路見不平,就拔刀相助;也可以因為對看不順眼,約時間單挑躬行禮,儘管後來一定有一方非,單挑時還會互相鞠死即傷,他們仍非常有軍人的風範,不但不搶死者的錢帛,還會好好的為對方安排後事。

此外他們對於錢的觀念實在跟我們差距許多,有點及時行樂的概念,沒錢的時候安排吃朋友的,到處拜訪打牙祭;若是得了有些閒錢,也會裝闊請大餐。

在大仲馬的筆下,情婦變成一個極為平常的現象,幾乎所有的軍人、火槍手、禁衛軍,都擁有或多或少的情婦(有夫之婦),而這些軍人,不但盼著情婦的情、還盼著那些女人所攢的錢,用來供給他們的治裝、生活所需,現在來看,貞的看起來非常特殊,但可能也是因為大仲馬成名後自己妻妾成群,才有這樣的敘述,也許當時的社會現象不是如此。

還有一點使我很驚艷,就是大仲馬對於情感的描述、事件的描繪真的是非常的華麗,甚至來說還有點過度,尤其在描繪米萊迪如何迷惑軍官的描繪,可以說真的是非常之深刻。

對於人物的介紹,大仲馬把人物介紹融入劇情當中,在某些地方配合一點倒敘的手法,對於人物岔出一個故事專門介紹,相當流暢,而且不會有突兀的感覺,這種敘事手法讓我想到最近熱門的連續劇《瑯琊榜》,也是利用同樣的敘事手法,讓劇情緊湊。

《三劍客》的結尾相當讓我意外,達太安成為紅衣主教的下署,他的三位劍客朋友分別有其他的原因退出了火槍營,有情人終不成眷屬,白金漢宮爵被刺,達太安的心上人遭毒,阿拉密斯出家當教士……,最終以一種,雖正義得以伸張,但生活終究殘酷。

All for one ,one for all. 人人為我,我為人人


後記:這本《三劍客》算是我第一本歐洲文學經典歷史小說,讀來不枯燥,對於當代的風情也有許多的認識,當代如雨果、大仲馬的兒子小仲馬,都是我下一個可以閱讀的對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