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

18.09.24-18.09.30周回顧 --- 學習樸實的觀察與獨立的判斷

Rheumatology clerkship first week

吳柏樟醫師教學門診:
吳柏樟醫師的病例打得非常非常詳盡,令我大開眼界,一個門診的病人打得比住院的還要詳盡,代表他有受過很好的訓練,以及這樣的病例書寫帶給他臨床上非常多的好處,他也跟我們分享evernote的使用還有在ios上面的goodreader,看PDF的文件非常好用,很適合用來讀論文。

楊凱介醫師查房:
每日rutinePE:三看四問
三看:
Conjunctiva 用手指做比色 看水分
Chest 呼吸音
Abdomen 腸音
四問:
吃喝(看吞嚥)(顏色、量)

苜蓿芽不能用在SLE病人(刀豆酸)
自體免疫的病人不要碰四物、黃耆、人參等會增加免疫的東西

關於我的病人:
可以用一些小方法跟病人打好關係,比如說我的病人叫做曾X德,我就跟他說,我也姓曾,就馬上拉近了我與病人之間的關係,後來的照顧就會比較順利。同時我發現一個很好玩的現象,病人的家屬有些好像比較敢跟見習或者實習醫師抱怨一些小的complain,有可能是因為主治醫師的查房時間通常比較短,所以完整蒐集病人資訊其實小醫師、實習醫學生也可以扮演一個重要的腳色。

這一科的報告:
我是報一個underlineRA的病人,非常典型,各種常見的deformaty都有,這次是因為septic arthritis住院,我學到了如何描述一個病人的治療過程,我覺得在這部分做報告才是真正的考驗,平時如果是中間才接到病人的progress其實沒有立即需要了解病人的原貌,但是在報case的時候,必須了解所有病人發病到治療的各種細節,包括他的門診用藥、診斷時間流程。這對於準備時間不多的報告來說壓力非常大,我周三才確認case,周四要報告,我週三留在醫院到晚上12:30才離開。
報告可以加強的部分:
  1. 要按照病例寫作的流程去安排,比如說past historyTOCC要放在PIreview of system的後面,如果有意義的underline disease可以放在PI的某個角落。
  2. 用藥的劑量跟服法也是重點,這次我基本上只有列出藥名,並沒有特別標上劑量,但是像是steroid的劑量變化代表了治療的思考有轉變,所以這也是之後要特別注意的
  3. 對於製作報告的流程部分,我應該先輸理出頭緒,再用別人或者自己之前的PPT模板進行製作同時看看有沒有什麼遺漏,這次第一次自己報case,基本上是從別人的模板看我自己缺什麼藥捕些什麼,但這會造成我的思考是片段的,沒有辦法重組出病人的病程治療原貌,這應該是最剛開始要做的功課,可以利用白紙或者一些工具進行梳理。

陳俊宏教授的風免PE課程:
非常詳盡地告訴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些PE的原理,我覺得我收穫很大的是,陳教授告訴我們clerkship就是要樸實無華的記錄下病人的情況,不可因為有主治醫師的診斷或者其他lab的協助而自行幻想病人的狀況作病例書寫,這非常重要,而這個錯誤在clerkship也非常容易發生,因為有時候希望交差了事,有時候因為自己念的書不夠多,不知道怎麼衡量PE的結果或者病人的症狀。同時,陳教授對於PE給的嚴重度分級觀念也讓我收穫很多,關節的PE不是只有告訴我有哪些pattern,同時還要具備有對於量的詮釋,這樣才能讓別人看到你的病例的時候有個完整的印象。

第一屆晨禎盃羽球賽
打過那麼多比賽,從來看過沒有CP值這麼高的,團體賽一人210,送毛巾 握把布 中午便當 氣泡水(玻璃罐) 下午茶點心飲料,還可以打卡送洗碗精,真心覺得這個晨禎營造是良心企業,比賽辦得好不說,還順便做公益,將報名費全部捐給台中的十方啟智學校,這次的便當與下午茶也都是他們製作的,我認為他們真的非常聰明,利用這個比賽造成三贏的局面,企業可以做公益、促進體育發展,同時也打開他們企業的知名度。雖然這次八強就輸了,因為到僑光科大的校隊,但我還是覺得這是一場讓人打得很開心的比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