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4月6日 星期六

19.03.18~19.03.24 --- 鐵人管道工程師


這周的心外見習讓我見識到什麼才真正叫做鐵人,開個TypeA aortic dissection最少約10小時,最多超過24小時,管道工程師的譬喻很好理解心臟外科醫師所做的事情,所謂的管道基本上就是身體上的血管,不外乎:水管壞了換水管(人工血管)、換通水路徑(by pass)、換門閥(瓣膜)、通水管(通血管)、考慮水管的材質、有無鏽蝕這些都跟身體內非常相似。

Keep:

  1. PAOD
  2. Occlusion of  central vein
  3.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

Problem:

  1. 外科見習除了要知道為什麼動手術(就是手術的indicaition之外),對於手術的術式、以及為什麼是這個開法而不是另一種開法,這些資訊通常需要來自於RVS的教學,但是手術困難,或者時間非常長,比較少學長姐會告訴你這一步在幹嘛,這時候只能靠自己的想像或回家多讀點書了。
  2. 傳統開刀手術常常clerk很難找到好位置去看整個手術的過程,比較幸運的是這周的Typeaortic dissection的第29手術室在手術燈把上面有攝影機,可以在電視上看的到整個開刀的過程,如果沒有的話幾乎看不到開心臟的過程。

Try:

  1. cousera中密西根大學的python數據結構、python與網路數據、史丹佛大學的machine learning三門課申請獎學金到手,可以開始上課啦,打算一個一個攻克,目標是六月中醫實習上工前可以完成。

[3.18]

今天早上晨會討論的是我上周接的case,六年前有中風病史,從那時候開始有左下肢冰冷還有麻木的問題,之前住院、門診做檢查發現他有左腳的PAOD,入院前做的ABI:左→0.77  右→0.98,左邊有個mild to moderatePAOD,所以進來手術看看能不能把塞住的地方通,但是術中發現SFA(淺股動脈)的血流沒辦法打通,所以做一個femoral to popliteal bypass,但是做完手術後的ABI:左→0.42 右→0.87,反而變差了。
今天第一個討論的點是,chronic PAOD會有什麼特徵:
1.肢體冰冷
2.脛後動脈、足背動脈、膝膕動脈摸起來血流會很微弱或消失
3.claudication(間接性跛行),走不到200m腳就會開始痛,但是坐下來休息一陣子就會緩解。
3.可能有不少risk factor ex.A fib、動脈硬化、ACSHTN
我們常在說的PAOD 五個P(疼痛(Pain)、麻木(Paralysis)、感覺異常(Parethesia)、脈搏消失(Pulseless)、蒼白(Pale))其實是指急性的,如果不馬上處理腳就要截肢的那種。

第二個討論的點是能不能從echogram看出到底是chronic或是acute occlution,雖然我在回應老師問題的時候胡扯了一堆可能的鑑別方式XD,但是目前echo上面鑑別的一些特徵兩者還未取得世界上大部分醫師的認同,但是因為我唬得很傳神,老師還幽默了一句:這個世界級大師的判斷方法,呵呵

第三個討論的點是為什麼這個病人做完手術反而變差了呢?
1.因為人工血管接得太長有很高的機率早期再組塞(老師說撐過3個月不到20%)
2.人工血管的出口在popliteal往下的三分支的地方,但是這位病人那邊的血管之前是沒有血流的,術前並沒有辦法很確定那邊血管的狀態,也有可能就算接上去,後面還是會很快塞住的;老師說再加上接血管的時候切開清裡面的狹窄無法三條血管都通,所以下面的血流可能就有問題。
3.這位病人原本左下肢並沒有黑掉,表示儘管他的大血管已經阻塞,但是還有些側枝循環可以供應,但是在手術之後,因為壓力的在平衡,加上手術會傷到一些不知名的小血管,有可能那些就是重要的側枝循環。

[3.19]

今天看的一台刀是一位66歲男性,ESRD(末期腎病變),長期血液透析,因為有做動靜脈廔管,但是使用過久之後而有靜脈阻塞的問題,他這次阻塞的地方在鎖骨下靜脈到上腔靜脈的中間,稱做無名靜脈。我們剛開始像是心導管一樣先從廔管的附近進靜脈,然後一路通到有狹窄的地方,剛開始利用導線要通過鎖骨下靜脈,但是阻塞太嚴重通不過,之後換了氣球想要通,但是剛開始的氣球比較厚,也還是無法,後來換到5*8mm的氣球終於過,接著就是開始充氣,醫療用的這種撐開血管的氣球很厲害,可以忍受25大氣壓的壓力不會爆開,而醫師做的事情就是將氣球撐開等個2min,不能太久是因為血流被阻斷時間不能太長,緩緩的一路通過去。過程中一直使用導管的X光機,所以就算旁邊看的clerk也需要穿鉛衣,保護軀體(不包含手腳)、頸部(因為有甲狀腺),站久了負擔也是不小。

做導管時的X光機
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提供即時動態

醫師看的angioX光成像

左下角可以看到氣球還沒撐開

OP note手繪圖

[3.20]

今天大外晨會MMconference討論的是一個Type A aortic dissection,緊急找了CVS的醫師做了total arch replacement,但是做完之後因為出血多,所以沒有把open heart的傷口關起來,而是放了兩支胸管,將胸骨先放回去,然後用1000c.c. saline袋子縫起來,打算觀察一陣子看drainage的量之後再將傷口關起來,但是病人到SCU之後狀況變差,血壓掉,最後只能夠CPR,但是剛開始SCU的值班人員不敢打開傷口直接按壓心臟,後來是CVS的醫師到場後直接用手按摩心臟,同時把在心臟旁邊的血塊挖出來,病人生命徵象才回來,但是很可惜的是因為缺氧太久,腦袋已經出現了不能回復的創傷,conscious變得很差。
原來這個病人因為他的心包膜形狀長的跟一般人有些不一樣,有點三角形,別的醫師comment說照理來說失血太多應該縫起來的saline袋子會看到裡面有血冒出來,而且會膨出,但是這位病人的血剛好不是流到兩隻胸管可以cover到的地方(心臟的下方與上方,反而血流在心臟的側邊),而造成了cardial tamponade,導致心臟跳不起來。
方主秘表示我們ICU裡面有很多武器,例如 echo ,X-ray ,CT,因為ICU裡面都是critical的病人,所以風吹草動就可以馬上做個排除,越早發現處置的成本越低,病人的預後越好,所以不要省做個檢查。

[3.21]

今天看了終於看到傳說中的Aortic dissection Type A 搶救刀(刀別分四種:門診刀、住院刀、急診刀、搶救刀,越後面越緊急),是一個30幾歲的男性,一路從升主動脈段裂到髂動脈,剛開始先將體外循環機接上去,把一大堆管子分別接到心臟跟iliac artery,先確保病人生命無虞後,開始用冰沙放到心臟周圍降溫,讓心臟跳動變慢,這樣才方便分出心臟周圍的血管,接著開始量人工的主動脈大小並修剪,接著將整個主動脈arch給剪下來,用人工主動脈接上去,再將接在主動脈的血管一一縫上去,接著還要放TEVAR將剩下的false lumen撐扁,說起來容易,但是整個過程非常耗時,據許醫師說,他曾經開台搶救刀超過24小時,就算是經驗老道的心外醫師,最快最快也需要最少八個小時。今天光Aortic dissection TypeA的刀就有兩台搶救刀,還有一台急診刀,早上開始的那台總共開了16小時,下午開始的開到周五早上10點,歷時20小時,太佩服了,根本鐵人。

經過了約20小時
手術終於結束
中間白色的是人工的主動脈

先用線綁住血管的地方才不會分錯

將Aortic arch切開

將人工血管放進去
  
開始縫合各條血管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